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视频探班!俞丽拿是这样教陈家怡拉《梁祝》的

上海文联 上海文联 2019-06-20


独家视频探班:演出前一周,俞丽拿为陈家怡上《梁祝》辅导课


 

俞丽拿、陈家怡在上音俞丽拿小提琴工作室接受本公号独家专访

 

 

4月28日晚,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随着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最后一个音符从陈家怡指间流出,堪称华语世界最负盛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度过了她在诞生地上海的六十大寿纪念盛典。

 

而站在舞台中央、担任小提琴独奏的正是六十年前在兰心大戏院首演《梁祝》的俞丽拿先生的高徒陈家怡。这一晚,师生俩,在台上和台下,隔着一个甲子遥望,当年的旋律,伴以今时的演绎,经典就这样在她们之间师承和留传。



4月28日对陈家怡来说,是个何其幸运的日子。三年前的这天,年仅19岁的她就曾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在“上海之春”的开幕式上独奏过《梁祝》。也正是因为在“上海之春”上的这次成功亮相,让她有了与上交接触合作的机会,也让上交看到了她的异禀天赋,并破格将一位尚未毕业的本科生预录取为上交第二小提琴副首席。

 

回想起这段可贵的经历,如今一边在上交“上班”,一边在上音继续读研的陈家怡对“上海之春”心怀感恩,她和恩师俞丽拿都凭借《梁祝》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她还因此得到了亚洲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的青睐,“上海之春”无疑是陈家怡音乐成长道路上的一片不可多得的福地。“上海之春”力推新人新作的宗旨在她俩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这次“上海之春”闭幕演出前一周,我们得到了独家视频探班俞丽拿为陈家怡上《梁祝》辅导课的机会。

独家探班

 

陈家怡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之前,自己一直把小提琴当做“业余爱好”,在东莞中学念高中时,业余时间一直在广州交响乐团下属的青少年交响乐团当首席,因此常常会接触到广州交响乐团的指挥和老师们,这个阶段她对音乐的热情“飞速上涨”,一有空就去听音乐会,曾经有一次听了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广州的演出,羡慕之情油然而生,当时就萌生了要去上音深造的想法。

 

陈家怡

 

说起俞丽拿教授,陈家怡笑称系里其他专业的同学看到她都很敬畏,原因是俞老师身材和形象都比较高大,尤其是发型特别强势,很多同学在校园里与俞老师碰面打招呼都有点畏畏缩缩。

 

但这只是表象,俞丽拿在给学生上课辅导的时候,非常会活跃气氛,比如其实关于《梁祝》的很多桥段和故事,陈家怡已经烂熟于心,但是“没有人去煽动你,一个人独自演奏可能只达到50%的预期,但被俞老师一讲,例如她会跟你捉迷藏(详见视频),感觉一下子就活了,心领神会了。”陈家怡说。

 


俞老师的这个教学特点在这次探班中,让我们第一次听她课的小编也大开眼界,年近八十岁的俞老师竟然还会以如此丰富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甚至情景表演来启发学生,真让人感叹艺术家永远年轻。

 


在俞丽拿教授眼里,上音教学的优势就是“一对一”因材施教,艺术生特别需要强调和保护他们的个性。而陈家怡又是一个个性特别强的孩子。

 


陈家怡走专业的道路其实并不早,但是可贵的是她能保持对音乐爱好的热度,这种稳定性和持久性就会让她主动学习、快速成长。而很多从音乐附小、附中过来的所谓科班出身的孩子则容易学得被动,老师喂什么,他吃什么。有好些学生即使音乐厅近水楼台,他也难得去一回。“要常常去催他们听音乐会,没有课堂外的这些刺激,很多东西单靠老师讲,很难真正领悟。”俞丽拿认为陈家怡进步速度超越他人的原因之一是对音乐的真爱,以及因真爱而产生的主动。这是难能可贵的。所以,陈家怡进入上音的时候,技术基础是她的弱项,但她热衷于博采众长,听过很多名家的演奏,对她产生了很多启发,再加上勤奋苦练,很快就跑到前面去了。

 


俞丽拿说,我作为陈家怡的老师,只能发掘、肯定、强化她的优点,不能埋没她的优点。陈家怡上课的时候跟其他学生不太一样,她拉个什么东西,我只要觉得听得过去的,我就基本不会否定她,不会说你非要照我的来。这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她的个性。

 

等到我觉得必须给她指出问题时,她有时候也会跟我争论,她会说出她觉得那样拉的理由,然后我说我的想法来说服她,两个人会形成探讨的局面。有时候她表面同意我的观点了,但回去还会研究,最终她可能采纳了我的意见,我们达成了统一;也有可能,她仍然保留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所以,在对陈家怡的教学中,俞丽拿为她保留了比较大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空间。

 

独家探班


俞丽拿觉得,学音乐很需要这种锲而不舍的独立思考精神,特别是搞演奏的人,如果我教出来的学生,每个人拉出来的曲子都一模一样,那还有什么意思?“我甚至允许学生拉同一个作品时可以在指法和弓法上每个人都不一样,”俞丽拿自信地说,“我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不一样,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我就失败了!”

 

说到这里,陈家怡俏皮地用上海话对俞丽拿说了句“谢谢侬!”,师生二人相视而笑。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俞丽拿从中看到了大赛对陈家怡的巨大的激励作用。由于赛制比较特别,每轮比赛的间隔时间比一般比赛略长,俞丽拿惊奇地发现陈家怡“每轮都在进步”的比赛型体质,她的成长速度居然可以在上一轮比赛和下一轮比赛之间显现出来,这是比较罕见的。

 

“我会支持学生们参加比赛,但他们要参加什么比赛,都由他们自己定。同样在几个月时间里,如果你没目标,可能就前进了50步;但如果有了目标,就可能前进100步,甚至200步!”俞丽拿说。


 

 回忆60年前《梁祝》首演,俞丽拿说,我们那时候上台,和现在完全两样。现在一讲《梁祝》,观众一定是喜欢的。那时候谁都不知道《梁祝》会不会被观众接受,更不知道是否会受欢迎。兰心大戏院一整台节目都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新作品,《梁祝》只是其中的一首而已。

 

“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把它拉拉好,希望下面有人鼓掌。”俞丽拿说,“《梁祝》首演的时候我只有18岁半,是个籍籍无名的大二学生。”

 

而陈家怡在2016年“上海之春”开幕音乐会上第一次演奏《梁祝》时虽然年龄差不多,但已经是金钟奖得主,俞丽拿开玩笑说:“她比我狠啊!”

 

俞丽拿


当然,陈家怡所面对的是已经流行了近60年、已被公认为经典的《梁祝》,所以她承受的压力,可能并不比当年的首演小。从2015年底接到通知,前后准备了大概5个月的时间,整个寒假都在看俞老师讲解《梁祝》的碟片,俞老师几乎是一字一句、从头至尾地把《梁祝》给解剖透了,怎么演奏,为什么要这么演奏,背的故事、情绪……

 

就这样跟着碟片练了一个寒假,开学时感觉还是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于是从三月初开学,到4月28号正式上台演出,每一节课都在练《梁祝》。关于演出那天的感受,陈家怡只说了一句,俞老师在台下,我觉得安心很多。

 


与网上照片里胖嘟嘟的可爱形象相比,眼前的陈家怡显得结实、干练,她说健身已经成为她的生活习惯,最近瘦了30斤。朋友圈里经常可以看到她在健身房里俯卧撑、仰卧起坐、倒立的自拍。俞丽拿在一边打趣道,你只看到她瘦了,没看到我也瘦了吗?她在练琴中已经磨炼出魔鬼般的自律性格,有什么事做不成?


文编 | 陈 雷

美编 | 何亦平

视频 | 金 捷



往期回顾


进门有戏,出门有景,上海这些时髦的新老剧院等你去“打卡”

“上海之春”闭幕演出如何让人热泪盈眶?独家视频告诉你......

现场 | 长三角民乐精英聚首“上海之春”,奏响“最忆是江南”

蝶舞翩跹六十载,《梁祝》声中数轮回,第36届“上海之春”圆满落幕

现场 | 行走愚园路是打开上海的一种方式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